TOP

推動永續發展執行情形

更新日期: 114/1/10

推動永續發展執行情形及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差異情形及原因

一、公司是否建立推動永續發展之治理架構,且設置推動永續發展專(兼)職單位,並由董事會授權高階管理階層處理,及董事會督導情形?

運作情形:
  • 本公司於107年9月提報董事會同意,設置「公司治理推動委員會」,轄下設置公司治理規劃小組、永續發展小組及誠信經營小組。為呼應國內、外及產業對於永續議題之重視,本公司「公司治理暨提名委員會」已於113年5月23日更名為「永續發展暨提名委員會」。原「公司治理暨提名委員會」轄下之「公司治理推動委員會」更名為「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並調整職能架構。
  • 「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由董事會及董事長督導,總經理擔任主席,以及由各資深副總、處/室級高階主管擔任委員,每季固定召開會議討論永續發展推動事宜,另因應特殊議題得隨時召開,研擬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之政策、制度及功能之優化策略、擬訂各項公司治理強化措施及檢討永續發展政策等供決策階層參考,並於每年定期向董事會報告整體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推動執行情形及實施成效,並依重大性原則,進行與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等重大議題之風險評估及管理作業。「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之詳細運作情形詳如本公司網站「公司治理」專區之「公司治理架構及公司組織圖」專頁。
  • 「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轄下設置「六大工作小組」,包含環境永續、服務永續、員工關懷、社會共融、公司治理、誠信經營小組,相關職掌詳如本公司網站「公司治理」專區之「公司治理架構及公司組織圖-各小組運作情形」專頁。
  • 本公司依董事會於105年3月通過之「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積極推動公司治理、社會公益和落實環境永續,並將其納入公司營運策略與管理目標。董事會另於111年3月通過「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修訂條文內容並更名為「永續發展實務守則」。
  • 113 年本公司永續發展具體成果及推動情形,內容包含ESG各面向之策略主軸、項目、主要執行情形、與各利害關係人溝通情形及重大性矩陣分析、公司治理推動委員會架構調整等,業經提送本公司113年6月12日第十屆第14次董事會報告,董事會聽取報告內容,針對目前執行情形及未來永續發展推動方向給予支持。
  • 本公司「112年台灣高鐵永續報告書」已於113年8月發行,有關本公司永續發展之具體推動計畫與實施成效請詳本公司網站「企業永續發展」專區及其下之「永續經營」專頁。

二、公司是否依重大性原則,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議題之風險評估,並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

運作情形:
  • 本公司自107 年起積極推動落實風險管理機制,每年一次向董事會報告其運作情形。為完善本公司風險管理機制,強化公司治理成效,確保風險管理之完整性、有效性及合理性,並能有效評估及監督公司風險承擔能力、決定風險因應策略及風險管理程序遵循情形,本公司「風險管理辦法」及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業經108年6月19日第八屆第27 次董事會核准訂定,113年「風險管理辦法」修訂為「風險管理程序」並於7月10日經第十屆第十五次董事會核准,以合理確保本公司中長期策略規劃及目標之達成,並協助公司穩健經營永續發展。
    1. 於113 年9 月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報告年度風險管理報告( 風險管理執行情形及進度),包含公司所面臨的風險類別、風險管理重點與風險評估,以及各風險類別管理權責單位對於所面臨之風險皆已採取適當之回應措施,並適當記錄風險管理程序及其執行結果。
    2. 為加強落實風險管理機制,安排相關同仁接受相關風險課程,受訓人數5,224 人,共6,453小時,以強化本公司作業風險文化意識及認知。
  • 據本公司經營及營運活動,以積極並具成本效益之方式,盤點及辨識對營運及獲利可能造成影響之風險,主要考量經營環境、營運、財務、危害性事件等各種面向,並檢視企業風險管理之完整性及風險控制之有效性,進行與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等重大議題之風險評估,據以建立運作架構並鑑別出主要風險類別,更多的資訊請詳「風險因應措施及作為」。

三、環境議題

運作情形:
  • 本公司依據 ISO14001 環境管理系統架構,建立因應高鐵營運特性的環境管理制度,訂定「環境管理手冊」,以具體落實各項環境管理要求,並於112年持續通過ISO 14001:2015環境管理系統換證驗證,有效期間為112年9月24日至115年9月24日。透過建立本公司適用之環境管理系統,強化污染風險預防與資源節約管理能力,增加公司對於內部 ( 如組織變動 ) 或外部 ( 如氣候變遷、法令趨嚴 ) 可能帶來環境衝擊。

運作情形:
  • 本公司依據安全舒適、環境保護、節能減碳原則,研訂本公司環境管理目標及策略,推動「節能自主管理、減少用電量、轉移尖峰用電及合理用電」等四大節能方案,持續致力減少能資源與水資源使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定期審查環境目標,並採取適當的程序及措施來預防或減輕對環境可能之衝擊。

運作情形:
  • 本公司積極面對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在「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下設置「環境永續小組」,由總經理擔任主席召集會議,評估氣候變遷對企業現在及未來的潛在風險與機會,及檢視採取相關因應措施之執行狀況與討論未來計劃。另「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所提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我們持續協助交通部運輸研究所辦理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策略之相關研究,參與鐵公路氣候變遷調適資訊平台之建置與功能擴充,強化該資訊平台脆弱度及風險分析功能,以支援鐵公路主管機關在氣候變遷下之決策分析。此外,本公司也與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簽署「跨界防災合作備忘錄」,透過互惠合作強化氣象判讀能力,並作為台灣高鐵平時與災時執行疏運決策以及評估軌道安全的重要參考。
  • 本公司評估氣候變遷機會,自 102 年即配合政府推動再生能源政策,與電業公司合作利用烏日基地、燕巢總機廠及左營基地廠區內之廠房屋頂,設置總發電容量約為 5,359 KW 之太陽能發電設備;107 年起並陸續於烏日基地、左營基地、六家基地、桃園車站、嘉義車站及台南車站利用基地滯洪池、車站戶外汽機車停車位與屋頂,推動設置 6 處租賃型太陽能發電系統,總發電容量約為 3,811 KW,並已於 109 年全部與台電並聯發電。
  • 本公司另於苗栗、彰化及雲林車站,利用站體外圍屋面及遮陽雨庇,設置太陽能發電容量共計 258 KW,以輔助發電供車站使用,減少碳排;並於 107 年申請並取得此 3 處車站太陽能發電量之再生能源憑證核發。
  • 氣候變遷所帶來的主要風險在於對鐵路的脆弱度影響,包含極端高溫、海平面上升、降雨量與降雨強度的增加、颱風氣旋,甚至閃電等劇烈天氣現象發生頻率與張力的提高,皆可能帶來對高鐵營運之衝擊。
  • 本公司現階段(112~115 年) 採行因應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提送的調適行動方案( 措施) 包含下列3 項,並依年度提交成果報告:
    1. 更新及升級邊坡安全監測系統。
    2. 強化沿線隧道洞口及高陡植生邊坡之防護工程。
    3. 高鐵河川橋沖刷風險評估及防護設計。
  • 氣候變遷對本公司現在及未來的潛在之風險、機會及因應措施詳下表:
    氣候風險 潛在財務影響 氣候機會 潛在財務影響 113年因應作為
    1. 颱風
    2. 強降雨
    3. 乾旱
    4. 海平面上升
    1. 劇烈天氣現象發生,提高對鐵路設施受損影響,增加維護成本。
    2. 營運受到影響,減少營收。
    3. 氣溫上升用電量增,營運成本及碳排放增加。
    1. 與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簽署「跨界防災合作備忘錄」,強化氣象判讀能力。
    2. 與電業公司合作,於基地及車站設置租賃型太陽能發電系統。
    3. 評估於車站或基地空間設置自發自用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並申請再生能源憑證。
    1. 強化氣候適應能力,降低營運中斷機率與可能損失。
    2. 節電減碳,節省成本。
    3. 增加再生能源使用。
    1. 已完成邊坡自動化監測平台更新,擴大設置物聯網IoT監測站設置。
    2. 完成TK93三處高陡植生邊坡改善工作,推動TK96、125~127、28、101、107等八處邊坡預防性補強工作。
    3. 完成中港溪橋與後龍溪橋沖刷防護工作。
    4. 規劃於苗栗、彰化、雲林站停車場建置租賃型(自用)太陽能發電系統。
  • 詳細內容揭露於本公司網站「企業永續發展」專區有關「環境永續」其下之「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專頁。

運作情形:
  • 本公司每年統計全公司用水量及廢棄物總重量亦揭露於當年度之永續報告書,過去兩年(111~112年)之資料依序如下:
項次 (年) 用水量(度)
111 653,423
112 714,514

註:資料涵蓋範圍為車站(含桃園運務管理中心,不含商業區/停車場與臺鐵共用(南港、台北、板橋車站)之公共區用水分擔量)及基地。

項次 (年) 廢棄物總重量 (噸) 有害廢棄物重量 (噸) 非有害廢棄物重量 (噸)
111 6,306.73 13.86 6,292.87
112 7,322.23 0.05 7,322.18

註:資料涵蓋範圍為車站(含桃園運務管理中心)及基地。

  • 本公司辦理111年及112年台南車站水足跡盤查及查證作業,已於113年11月24日取得過去兩年 ISO 14046:2014 水足跡查證聲明書

運作情形:
  • 本公司在水資源保護及管理上,以前一年為比較之基準年,訂定每年「場站每年節水率」(平均服務每名旅客用水量)>3.42%為節水目標;以節約用水、減量及回收再利用為用水管理政策;112年場站每年節水率19.01%(>3.42%)達成目標。
  • 在廢棄物管理政策及推動措施上,本公司宣導循環供應及資源再生觀念,並持續推動源頭減廢並加強廢棄物分類與回收。

運作情形:
  • 本公司每年統計全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量亦揭露於當年度之永續報告書,過去兩年(111~112年)之資料依序如下:
項次 (年) 溫室氣體排放量 (噸 CO2e) 範疇一 (噸 CO2e) 範疇二 (噸 CO2e)
111 315,316.17 6,310.52 309,005.65
112 326,468.04 8,373.35 318,094.69

註:範疇一、二資訊涵蓋全公司,包含12處車站、5個基地、總公司、桃園運務大樓及正線(列車及道旁設備);111年及112年為查證後數值。

  • 本公司辦理111年及112年全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及查證作業,分別於112及113年的9月取得ISO 14064-1:2018查證聲明書(查驗意見)。
  • 111證書112證書

運作情形:
  • 本公司為減緩氣候變遷影響,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訂定減量管理政策,以前一年為比較之基準年,訂定每年平均每延人公里之「減碳率」>1.50%為減量目標;並以推動列車節能、場站節能、服務節能、採用綠色能源等為減碳策略,採行節能駕駛、換裝LED燈具、無紙化票證等具體行動計畫;112年減碳率25.51%(>1.50%)達成目標。

四、社會議題

運作情形:
  • 本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第肆章「維護社會公益」第18 條專章明定相關規範,遵循國際人權公約,如性別平等、工作權及禁止歧視等權利,制定相關之管理政策與程序。
  • 本公司遵循國際人權公約之精神,並配合軌道運輸業特性,於107 年訂定「人權政策」並揭露於本公司網站及年報,恪遵國內勞動暨相關法規,支持並遵循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全球盟約》及國際勞工組織《工作基本原則與權利宣言》等國際人權公約所楬櫫之原則,如結社自由、集體協商權、關懷弱勢族群、禁用童工、消除各種形式之強迫勞動、消除僱傭與就業歧視等,並確認人力資源運用政策無性別、種族、社經階級、年齡、婚姻與家庭狀況等差別待遇。
  • 本公司亦訂有各項公司治理、環保、公共事務、採購及人事等相關管理規章,明確規範與人權政策相關之要求,辨識重要人權議題以作為推動風險減緩措施之依據。本公司所訂「供應鏈管理政策」亦承諾本公司除要求採購的品質、成本、交期及服務外,同時應納入合理利潤、社會責任、勞工安全、人權及環境保護等議題,做為管理決策及執行依據,本公司辦理招標時均於投標須知中要求投標廠商不得歧視性別、原住民或弱勢團體人士,或僱用童工,與所有合作夥伴持續提升與改善人權相關議題之管理,降低潛在危機與衝擊。並在本公司有限資源下,積極參與社會公益與在地經營活動,期能與配合團體保持永續關懷之互動模式,落實關懷社群、深耕在地。對於危害勞工權益之情事,本公司並提供有效及適當之申訴機制,確保申訴過程之平等、透明。相關人權關注事項及具體管理方案與作法詳本年報第柒章。另詳細內容揭露亦於本公司網站「關於高鐵」中「政策法規」其下之「人權政策」及「人權政策與人權風險減緩措施執行情形」專頁。

運作情形:
  • 為實現本公司永續發展願景,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回應利害關係人之期待,本公司已訂有永續發展相關政策,並將「ESG 永續發展績效指標」列為高階經理人之績效評核項目之一,依本公司「績效管理辦法」規定,各高階經理人年度績效評核結果,將作為其職務調動、晉升、調薪、獎金發放等作業之主要依據,以透過將ESG相關績效具體連結其薪資報酬之機制,激勵高階經理人積極推動ESG相關政策與作為,落實並達成公司永續發展目標。
  • 本公司設有「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由總經理擔任主席,負責督導公司整體永續發展之推動,高階經理人則依循永續發展相關政策,督導所轄單位實踐各項業務計畫與行動方案。以113年度績效目標為例,總經理之「永續發展績效指標」權重為25%,高階經理人依所任職務及所轄業務範疇之不同,「永續發展績效指標」權重介於15%至20%之間。
對象 ESG永續發展績效指標 權重 說明
總經理 環境永續 8% 確立公司整體永續發展策略,督導永續發展相關政策之推展, 詳細業務計畫請參考下列「高階經理人」之說明。
服務永續 6%
員工關懷與社會共融 5%
公司治理與誠信經營 6%
高階經理人 環境永續 9%~12% 為善盡社會責任,推動環境永續之行動方案,示例如下:
1. 執行場站能耗設施汰換更新。
2. 執行節能減碳等計畫。
3. 執行因應氣候變遷影響之調適計畫。
4. 執行溫室氣體、碳足跡、水足跡及淨零碳排等計畫。
服務永續 2%~9% 為持續提升旅運品質與客戶滿意度,推動服務永續之行動方案,示例如下:
1. 連結在地文化與活動、推動環保旅遊產品,促進國民旅遊。
2. 優化旅運服務相關軟硬體設施。
員工關懷與社會共融 5%~10% 為建立友善職場,促進社會共融,發揮高鐵正面影響力,推動員工關懷與社會共融之行動方案,示例如下:
1. 舉辦員工關懷、健康講座等身心健康促進活動。
2. 舉辦杜絕侵犯人權之相關課程及專業人員培訓計畫。
3. 推動永續循環活動。
4. 舉辧社會關懷活動。
公司治理與誠信經營 3%~10% 為創造最大化利害關係人價值,推動公司治理與誠信經營政策及機制,示例如下:
1. 優化財務結構、資金管理與租稅規劃等。
2. 達成公司治理評鑑指標、通過外部評量及驗證。
3. 執行法令遵循計畫。
4. 建構公司資安防護框架。
5. 舉辦誠信經營相關之教育訓練課程。

運作情形:
  • 本公司訂有「福利辦法」,除規範員工給假、保險、喪葬補助費、健康檢查等項目外,為讓員工樂在工作,公司亦致力於打造友善的工作環境,包括團膳、遷調補助、交通接駁、制服清洗等,更提供員工心理諮詢、醫療就醫協助、員工乘車優待與職工福利等事項。另為掌握市場福利水準,公司每年定期檢視及比較相關資訊,以提供員工全方位之福利;詳細福利措施請詳本年報第參章。
  • 本公司訂有「退休辦法」,並依法令規定為具有舊制年資員工提撥退休金,成立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定期於每季召開會議審議退休金提撥給付及其它依法應審議事項;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勞退新制)員工,本公司依法令規定,提繳勞工退休金至勞保局設立之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讓員工退休後生活能有一定保障;詳細退休制度及實施情形請詳年報第參章。
  • 本公司休假日係包含每周休息二日、國定假日及其他由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應放假之日期,及依勞動基準法規定給予員工之特別休假。
  • 台灣高鐵積極配合法規之規範,透過各種招募管道達成人力多元化的目標,並於招募網站中設置身心障礙人員招募專區,依職務特性聘任身心障礙員工。
  • 113 年高鐵雇用44名身障者員工,其中包含9 名重度殘障者,高於法定進用員額,113 年原住民身份員工共計任用50 名。
  • 台灣高鐵為使員工於工作及生活平衡,不分性別皆保障其留職停薪期間之薪資與職涯發展不受限,以鼓勵員工「放心生育,安心育嬰」。凡申請法定留職停薪 ( 育嬰、傷病及兵役) 之員工,留停期間若遇公司實施調薪,不分性別,仍可於復職後適用年度調薪制度,保障其勞動條件。
  • 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明訂應定期檢討董事及經理人之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並參考同業通常水準支給情形;員工酬金部分係考量公司財務狀況、經營績效及政策,以及所擔任職務之職責、工作能力與績效表現來確保競爭力及激勵性;此外,如當年度公司有獲利,依本公司「公司章程」規定提撥百分之一以上為員工酬勞。
  • 為積極掌握市場薪資水準,本公司定期檢視薪酬政策,於「薪資給付辦法」明訂員工敘薪原則、各項工作津貼及獎金,以體恤及獎勵員工在工作上的貢獻與付出,另視公司年度經營績效( 經營成果)、財務狀況、營運狀況及個人工作績效核給年終獎金與績效獎金,並有相應之調薪機制,提供員工良好的薪酬福利條件。113 年已實施年度調薪,整體調幅約4.9%,以確保達到獎勵及照顧員工目的。

運作情形:

安全衛生政策

  • 安全是台灣高鐵的基石—沒有安全就沒有台灣高鐵。本公司所有決策與行動均應以安全為最高指導原則,並將維持主動積極的安全衛生管理,全員持續參與改善,以達零災害、零事故的目標。
    1. 恪遵法令、規章與程序,明訂各層級員工安全責任,確保員工、所服務的對象與維護管理的台灣高鐵資產,都被安全保護。
    2. 妥善運用國際認同之風險評估方法於安全及健康管理系統中,於合理可行的範圍內控制及降低危害的風險至最低等級。
    3. 提供必要之訓練,以及安全與健康之資訊給所有工作者,使其於執行日常業務時,皆能正確安全的執行作業,並具備對於安全關注與認知。
    4. 妥慎選擇、監督及管理承包商及供應商,確保其作業或機械、設備、器具、物料等供應均能符合法令以及公司安全管理要求。
    5. 建立及維持優質之作業及營運環境,並協調必要之外部支援系統,以維護員工、旅客及大眾之安全與健康。
    6. 本公司將定期檢討安全衛生政策、規章、程序與執行績效,以提升管理績效並達持續改善安全之目的。

勞工作業環境監測

  • 本公司每半年定期執行總公司、桃園運務大樓、12 車站及 5 基地作業環境監測,以提供員工安全與健康之工作環境。

安全衛生管理規章

  • 本公司訂有「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衛生工作守則」、「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計畫」、「鐵路營運安全手冊」、「行車實施要點」、「運轉作業規定」、「行控中心 / 車站控制室 / 基地控制室作業手冊」以作為高鐵安全運行及管控之作業依據,並依前揭各規章之規定,至少每三年定期檢討更新。

安全衛生督導、輔導

  • 本公司訂有年度安全衛生督導、輔導計畫,督導、輔導建議改善事項及具體改善情形列管追蹤。
112年安全衛生督導、輔導
職業安全衛生室
安全衛生督導(巡查)
41場次
維修安全管理課
安全衛生輔導
629場次

設備安全管理

  • 本公司進行設備分級,對於危險性機械及設備均依法予以列管,並做詳盡的檢查,確保設備能安全操作。112年公司之危險性機械部份,總計共37 台,均依照「危險性機械及設備安全檢查規則」辦理定期檢查,確保設備之使用安全。

公司驗證情形

  • 台灣高鐵自成立以來,於興建過程中即建立並維護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 106 年 7 月順利通過英商勞氏檢驗股份有限公司 (LRQA) 評審,完成台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TOSHMS)CNS 15506 及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國際認證OHSAS 18001 之雙驗證,並於109 年6 月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SI) 評審,完成 (TOSHMS)CNS 45001及 ISO 45001 之轉版驗證,且通過每年之例行驗證迄今。
  • 本公司職安衛管理系統驗證範圍,涵蓋高鐵通過之台灣西部走廊地區所有管理範圍,包括車站、維修基地、沿線設施以及辦公場所等,是台灣範圍最大的職安衛管理驗證。

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 本公司每年訂定「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計畫」以執行職安衛相關之定期教育訓練。此外,本公司亦時時向所有同仁提醒或更新相關之安全衛生標準、規章重點或作業程序等。
  • 辦理機車安全講座暨實駕等交通安全促進活動,部份車站及基地亦提供同仁上下班之接駁服務。

公司近三年辦理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與宣導

年度 教育訓練人次 教育訓練人時
110 2,677 5,733
111 4,534 13,602
112 4,934 22,457
註: 自111年度起,統計數據新增“法定職安衛證照外訓”人數與時數資訊。

健康檢查、管理及促進

  • 台灣高鐵健康檢查措施優於法令規定,一般員工 45 歲以上每年檢查 1次,未滿45 歲員工每二年檢查 1 次;行車人員每年檢查 1 次。112 年一般及行車人員年度體檢已於 3 月 ~10 月辦理完成,行車人員完成率100%。
  • 建置「職醫線上預約系統」,使服務達到最大可近性。勞工健康服務醫師臨場服務 144 場次,辦理工作現場危害評估、健康諮詢、居家及醫療場域傷病關懷、復工、選配工評估等,俾使員工得到周全的健康服務。
  • 本公司於總公司、運務管理大樓及各維修基地設置醫護室及勞工健康服務醫護人員,辦理員工健康管理及促進。並於各車站設置優於相關法令規範之保健室,並配置護理師執勤,以提供旅客及員工緊急醫療協助。
  • 每年定期執行人因性危害預防、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預防、母性健康保護等計畫等健康管理問卷調查,分析員工健康風險,適時介入接受特殊保護,提供預防性的照護與管理。
  • 依據政府職業安全衛生法訂定「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計畫」並輔導各單位據以實施,確保工作安全及身心健康。
  • 心理健康保護方面設有專線電話與電子信箱等多元溝通管道,提供同仁安心服務。

職業災害、虛驚事故之調查處理及統計分析

  • 112年度員工工作場所內職災共 7 件,職災失能日數共 19 日,總和傷害指數為0.03,工作場所外交通職災(可歸責員工)為 13 件,職災失能日數共 95 日,總和傷害指數為 0.11,另,無職業病事件。
  • 提供員工實質獎勵以鼓勵員工提報虛驚事件之管理方案。如「虛驚事件與職安衛危害通報獎勵方案」等,增進職業安全衛生意識。

營運安全

  • 113年依計畫執行8 次鐵路營運安全管理稽核,稽核結果及改善情形於營運安全委員會報告與追蹤管理。
  • 為維護高鐵營運系統安全,並持續維護列車可靠度及準點率,本年度共發生2 件一般行車事故、25 件行車異常事件調查,皆進行調查,並於相關會議檢討改善措施與追蹤成效。
  • 113年全年度持續推動辦理安全相關推廣活動,如安全自主通報獎勵活動及提升旅客安全績效競賽活動,以強化同仁自主通報意識,及促進跨單位合作研議降低旅客受傷事件提案。
  • 依據鐵路法第 56-4 條之規定,為強化各場站主管、督導及作業人員( 含承商) 對於維安應變輔助技能及處置技能,本年度辦理有關危險物品辨識與維安應變處置訓練( 含關鍵基礎設施講座) 共 3 場,計104人次參加。
  • 依本公司所制定保全管理系統及「保全管理計畫」,年度執行 21 次保全承商督導作業,每季定期查核沿線各車站 / 基地 / 總機廠門禁管理,確保高鐵保全及門禁管理。
  • 為保護旅客個人資料安全,本公司特訂定「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計畫」據以執行。全年度除針對新進員工辦理個資認知訓練 8梯次,亦有4,975 人次參與個資年度複訓,達成率100%。
  • 113 年因天然災害共成立10 次應變中心開設,但無造成任何員工及旅客受傷。
  • 為強化第一線應變指揮人員能力,本年度共辦理 1 梯次台灣高鐵現場指揮人員暨救災工程師之新訓,共計43 人參訓;並針對具現場指揮資格人員辦理現場指揮溫故知新線上複訓共 362 人完成複訓,完成率達100%。
  • 今年亦邀請高鐵沿線各地警消環保醫療等外援單位,以及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運安會、交通部、鐵道局等督導單位共80 人次,參與高鐵防救災機制講習,熟悉聯合處理疏散、救援應注意事項與有關規定。
  • 為應變各種營運異常事件,本年於各車站、基地、路線等共完成 99項防救災演 ( 訓 ) 練,包含 2 項結合外援單位共同參與之聯合演練。
  • 各車站每半年邀集轄區各外援單位以及緊急接駁客運業者等,共同會勘高鐵全線 184 處緊急逃生口,113年度會勘作業已於 4月及11 月辦理完成。

運作情形:
  • 本公司建立以安全及服務兩大系統為主軸之訓練體系,導入核心職能、專業職能、管理職能等三大職能構面,且針對特定職務人員職涯進行交叉訓練,並規劃管理階層之主管學習護照,提供員工完整之職能訓練體系課程,以利公司永續發展。

運作情形:
  • 本公司管控自有零售商品開發流程,透過設置內部審核、外部檢驗等管 理機制,為消費者提供品質與安全兼具之商品,亦明定智慧財產等相關 之權利歸屬,且均投保產品責任險,嚴格遵守政府法規,同時制訂內部 相關作業辦法,確保顧客健康與安全權益。
  • 本公司訂有「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計畫」並設有個人資料保護作業執 行組與個人資料作業代表,透過個資內部稽核、外部驗證及教育訓練等, 確實尊重客戶之隱私與保護客戶提供之個人資料。
  • 本公司行銷及標示均嚴格遵循鐵路法等相關法規及國際準則之規範,內 部並訂有「誠信經營守則」、「道德行為準則」和「員工行為準則」等 政策與審查管理機制,同時於「旅客運送契約」進行明確規範,於公司 網站及車站充分揭露,供消費者查詢以保護消費者權益。除前述機制外, 並設有客服專線 (4066-3000)、數位客服和相關顧客意見箱及內部處理程 序,可透明且有效處理消費者意見。

運作情形:
  • 為強化與供應商夥伴的永續合作關係,發展在地化供應鏈是台灣高鐵近年重點發展的目標,透過採購在地化物料與開發在地供應商,不僅能提升台灣高鐵財務效益,更培養臺灣軌道產業製造具國際級品質之高速鐵路物料與零組件的能力。
  • 台灣高鐵的「供應鏈管理政策」已於106 年9 月21 日公告,由於公告時,相關配套措施尚未完備,已參考標竿企業之政策訂定,經內部相關單位審慎討論後,於112 年11 月1 日公告修訂之「供應鏈管理政策」中英文版,以確保供應商均符合ESG 精神及適用法令、法規之要求。本次政策修訂將原先四點政策,依據道德倫理、人權與勞動、安全與衛生及環境保護四大面向具體陳述,修正為五點,據以提供全體供應商及商業夥伴共同遵循。

供應商審查

  • 對於不同案件設定供應商不同資格條件。
  • 車販食品類案件,供應商公司或製造工廠應通過 ISO 22000 或HACCP 等認證。
  • 軌道工業本土化採購,供應商應具 ISO9001 或國際品質認證。
  • 校正及檢驗服務案件,供應商應具備 TAF 認證合格符合 ISO/IEC 17025 認證實驗室證明或TAF 認證合格符合ISO 17020 之檢驗機構證明。

供應商管理、稽核

  • 對於供應商設置不同目標,並且採取積極量測與監督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檢與稽核機制,以確實落實內部安衛管理機制,亦建立完整的通報制度,當發生職業災害時,能有效地進行處理,減少負面衝擊。
  • 建置電子化「承攬商職安衛管理系統」,針對承攬商進出廠各階段作業進行管控與查核,並視工程狀況之進行對承攬商進行整體性安全衛生要求之評鑑彙整,以強化業務單位及承攬商自主安全管理的推動,並作為再次選用承攬商的依據。
  • 本公司自108 年8 月起,具體要求公開招標採購案之投標廠商承諾配合本公司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之相關規範,並簽訂企業社會責任承諾書,定期召開專案小組會議審查履約廠商繳回之自評表,並做抽樣書面審查,於111 年起進行實地查核,以落實執行企業社會責任。

供應商訓練

  • 供應商人員進入高鐵管制區域作業前須完成進入管制區域之訓練,並取得高速鐵路運轉規範之安全相關認證資格後才可進行作業,工作期間較長的供應商人員亦需按照高速鐵路運轉規範資格效期規定,完成複訓取得資格展期。
  • 訂有「承攬管理計畫」,要求供應商除為就其所任用之一般員工外,對其他派遣人員(如工讀生、建教合作生、志工等),亦應辦理相關體格 /健康檢查及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五、公司是否參考國際通用之報告書編製準則或指引,編製永續報告書等揭露公司非財務資訊之報告書?前揭報告書是否取得第三方驗證單位之確信或保證意見?

運作情形:
  • 本公司永續報告書依循全球永續性標準理事會(GSSB)之GRI 永續性報導準則(GRI Standards)2021 年版之要求、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以及永續會計準則(SASB)鐵路運輸業指標。
  • 本公司永續報告書透過第三方驗證機構─英國標準協會(BSI)確認遵循GRI 準則、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鐵路運輸業指標,並符合AA1000 TYPE II 高度、中度保證等級,第三方驗證機構出具之獨立保證意見聲明書亦納入報告書附錄中。

六、公司如依據「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定有本身之永續發展責任守則者,請敘明其運作與所定守則之差異情形:

運作情形:
  • 本公司之運作情形與本實務守則並無實質差異。

七、其他有助於瞭解推動永續發展執行情形之重要資訊:

運作情形:
  • 本公司為落實環保節能政策,建築物皆朝向「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等永續環境設計理念,高鐵苗栗站、彰化站及雲林站皆設置太陽能發電設施發電供車站使用,並申請再生能源憑證,三個車站並分別榮獲內政部核發之鑽石級、黃金級及黃金級綠建築標章證書及綠建築標章銘牌。
  • 本公司109 年向環保署申請展延「高速鐵路運輸服務碳足跡」標籤5 年有效期限(109 年12 月17 日至114 年12 月16 日),獲發更新的碳足跡標籤證書( 碳標字第2014910001 號),認證碳足跡為:32 g CO2e / 每人- 每公里( 每延人公里),並因達到3年內減碳量3% 以上之承諾( 減碳達4.92%),再獲發「減量標籤證書」( 減碳標字第 R2014910001 號)。
  • 本公司112 年全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量於113 年10月取得第三方查證單位簽發 ISO14064-1:2018 查證聲明書。
  • 本公司苗栗站、彰化站及雲林站太陽能發電系統,112 年共計產出180 張再生能源憑證 ( 苗栗站13 張、彰化站72 張、雲林站95張)。
  • 101 年起,推動「寒冬送暖 捐血傳愛」活動,協助國內各大醫療院所儲備足量的醫療用血以備不時之需,112 年活動完成第12 屆之捐血活動,共計舉辦15 場次,合計2,328 人參與、募得3,503 袋熱血。辦理12 年以來,累積逾18,000 人參與,共募得26,246 袋血。
  • 104 年起,辦理「藝起來高鐵」活動,以藝文展演的人文魅力,讓車站與在地生活緊密相連,9 年來累積665 個團體,19,433 人次於9 個車站 ( 桃園站、新竹站、苗栗站、台中站、彰化站、雲林站、嘉義站、台南站、左營站 ) 演出,博得社會大眾與旅客一致好評。
  • 台灣高鐵探索館於106 年1 月5 日開幕,展示台灣鐵道發展史,與台灣高鐵成立、興建到正式營運的過程,在典藏文物的引領說明下,傳遞台灣高鐵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發展歷程;統計112 年共計47,228 人蒞臨參訪,6 年來累積的參觀人數已達22 萬3 千人次以上。
  • 台灣高鐵公司耗費鉅資於112 年12 月22 日完整修復興建期擔任「限界測量車」的 0 系列車(花魁車)車廂后,以教育推廣及活化世界鐵道遺產精神為目標,於高鐵台南站前廣場設立「花魁車地景公園」展區,期盼藉由車輛恢復昔日光鮮亮麗的姿態,延伸 0 系車輛對台灣高鐵專案的貢獻。
  • 為保存鐵道重要資產,台灣高鐵從興建期開始便進行「台灣高鐵文史典藏計畫」,110 年經通報董事會後,將達服役期滿的日製MO-5278 巡軌車( 確認車) 及D29 平板車捐贈予國家鐵道博物館,后於112 年10 月份完成軌道組件贈與,俾現場展示布置之需要,國家鐵道博物館持續評估正式展示前之捐贈活動。
  • 台灣高鐵與國內大專院校推動多項產學合作措施,透過分享豐富的產業實務經驗及完善的鐵道服務訓練,攜手推行實習專案、鐵道設備實驗室與產學合作備忘錄,為青年學子打造探索鐵道運輸業的機會。112 年,台灣高鐵和15 所大專院校合作推動學年實習專案,提供95 名學生為期一年的維修及運務工作實習機會;也與北科、高科、亞東、正修及勤益等共同推動維修實習生專案,共錄取19 名學生進行培育。 ( 詳如本公司網站「企業永續發展」專區「社會價值」之「人才培育」項下)
  • 更多本公司永續發展責任資訊請參考本公司網站「企業永續發展」專區。

八、公司是否投資於節能或綠色能源相關環保永續之設備,並揭露其投資情形及具體效益?

運作情形:
  • 本公司為落實節能減碳之目標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近年來已逐步將高耗能之傳統燈具、空調設備,汰換為節能型LED燈具、高效率空調設備,113年度執行之5個改善專案,執行數量10,417(組),金額達122,032仟元,減少碳排放計3,980.35噸,本年度設備汰換成果換算整體節能率約達43%。
  • 另「113年度經濟部軌道運輸事業節能設備補助專案」於112年12月向經濟部辦理申請,並於113年度3月份通過審查。

113年度本公司投資節能或綠色能源相關環保永續設備清單

項目 設備名稱
(節能或綠色能源相關環保永續之設備)
數量(組) 金額(仟元) 投資效益 完工放置地點
減少碳排放(噸) 節能率
1 專案一、照明燈具汰換
(含修改電子式安定器燈具、更換LED燈具)
10,154 15,207 663 56% 8個車站、桃園運務管理中心、3處基地及燕巢總機廠
2 專案二、空調系統汰換
(含更換成高效率型空調)
39 15,383 1,181 77% 5個車站、2處基地及燕巢總機廠
3 專案三、空調系統汰換
(含更換成高效率型空調)
3 22,451 1,492 50% 3處車站
4 專案四、通風系統
(更換成高效率軸流風機,加裝變頻器)
12 24,600 473 14% 1處車站
5 專案五、電梯系統
(更換成高效率牽引式電梯)
3 40,115 172 55% 2處車站
合計 10,211 117,756 3,981 43%  

九、公司是否評估對社區之風險或機會並採行相應措施,並揭露其具體採行措施與實施成效?

運作情形:
  • 自98年起,台灣高鐵開辦「微笑列車」專案,與各地非營利組織及社福機構合作,協助弱勢族群以免費或優惠票價方式搭乘高鐵出遊,藉此體驗高速鐵路便捷效率的服務,也提供感受臺灣不同縣市的風土人情以及美景的機會。截至113年10月為止,「微笑列車」專案已協助894個弱勢團體,合計149,927人次搭乘。
  • 本公司關注弱勢族群發展,積極與非營利組織合作,自99年起我們與多個基金會合作,實施「高速傳愛 助學計畫」的公益活動,提供平台進行募款,並將募得款項全數交由年度合作單位統籌運用,迄113年為止活動已連續辦理15屆,累計募得善款超過新臺幣1.76億元,成功幫助超過33,000位需要幫助的孩子,其中113年台灣高鐵公司與中華民國快樂學習協會合作募款金額超過新臺幣1,000萬元,幫助超過2千3百多位清寒學子順利就學,讓他們獲得教育資源,得以看見更豐富的世界與美好的未來。
  • 本公司積極實踐企業ESG策略,響應政府2050淨零轉型目標,111年首度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現改制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攜手辦理「共植美好-低碳永續行動」,發揮正向社會影響力,持續與環境共好。為積極提升民眾綠色消費意識及搭乘綠色運具,本公司於113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轄下新竹分署、臺中分署、屏東分署,合作推動車站贈苗活動,並於高鐵桃園站、台中站及左營站同步發送共3,600株毛胡枝子、越橘葉蔓榕、山櫻花等台灣原生種樹苗,並採用環保可分解紙漿材質的苗盆,減少傳統塑膠盆可能的浪費,同時推廣宣傳台灣高鐵數位化票證,號召旅客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實踐綠色生活願景。
  • 我們也自111年起攜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辦理林地認養三年計畫,共認養雲林西螺埔心段1.35公頃及屏東恆春5公頃兩處國有林地進行造林,並於111年5月上旬由董事長領軍,率領總經理及150名主管員工前往雲林造林地,栽種台灣樹欒、台灣樹蘭、苦楝、白水木、草海桐及黃槿等3,807株樹苗台灣原生防風固沙樹種,宣示保護環境決心。
  • 本公司秉持企業社會責任以及國際人道主義,發揮4T精神中之關懷(Touch)作為,於113年1月透過衛福部所設之賑災專戶,捐助新台幣500萬元予「日本能登半島震災」受災戶;並於113年4月透過衛福部捐助「0403花蓮震災」專戶新台幣1仟萬元,協助災民、傷者與罹難者家屬度過難關,合計1,500萬元。
  • 本公司自105年開始舉辦之淨灘活動,至113年已有將近4,000人次的同仁參與活動,無論是濕地、沙灘或佈滿消波塊的海岸,高鐵人的足跡從北到南,總共清出海洋垃圾已達 20,000 公斤,為守護美麗台灣,貢獻心力。
  • 本公司積極實踐企業社會責任,113年由職工福利委員會首度發起「環境永續深耕行動-一日農夫活動」,由江耀宗董事長帶領,與台灣在地農業生產者合作,從食農教育中培養同仁對於食物來源的敏感度、增進食物選擇能力,促進健康飲食的養成。而透過農耕體驗活動,以實際行動與在地連結、關懷土地,並促使同仁自發性改變習慣,達成惜食不浪費,進而將公司ESG及企業永續精神,落實在工作與日常生活中。
  • 公司針對高鐵高速通過產生之噪音對對沿線居民的影響,已制訂「自主性噪音防制改善計畫」及「高速鐵路路工段沿線地區零星住戶噪音防制改善工作計畫」,並建構「高鐵噪音陳情案件處理流程」,透過安排與噪音陳情的利害關係人辦理會勘訪談及量測,除瞭解陳情人關切的噪音干擾問題,也會向陳情者說明公司的噪音處理方式及防制措施與採行改善方案之條件,達到雙向溝通之目的。

十、公司是否投入資源支持國內文化發展,並將支持方式與成果揭露?

運作情形:
  • 贊助113年「臺灣的聲音 新年音樂會」元旦演出,該樂團為國內管絃樂首屈一指之音樂團體,演出曲目聚焦在臺灣多元的聲音,以三種台灣代表色:臺灣紅、臺灣青、臺灣金,搭配樂器音符,建構具有現代感的主視覺,並以古典音樂做為國際溝通的語言,演奏出屬於臺灣的作品;同時亦投入贊助各類藝術及活動項目,包含綠光劇團「人間條件一」、朱宗慶打擊樂團「2024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唐美雲歌仔劇團「孟婆客棧-冥星雙飛俠」、百老匯音樂劇「媽媽咪呀」、電影包場「乒乓男孩」、電影包場「愛情城事」以及狂美親子音樂劇場「聖誕危機」,全年贊助總金額逾328餘萬元。
  • 本公司自104年起,積極推動「藝起來高鐵」專案活動,開放自建車站之公共空間,廣邀各地藝文團體或個人前來演出,為旅客創造旅程中與藝術相遇的無限感動,迄今成功吸引超過720個團體,於高鐵沿線各站演出,不僅為在地藝文團體創造曝光率與知名度,更讓高鐵站成為在地藝文交流平台;本案今年於疫情趨緩後,持續接受各界藝文團體之表演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