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災害預防

思患預防,專業應變

 

影響高速鐵路行車安全因素可分為三大類,包含:天然因素(如:地震、颱風、強降雨、邊坡滑動、落石等)、人為因素(如:破壞設備、縱火、爆裂物、暴力攻擊、挾持等)及設備異常(如:號誌系統故障、道岔故障、列車轉向架故障、電車線垂落等)。本公司依照三大類災害規劃整體性防範及應變措施,以旅客及人員的安全為首要考量,擬定緊急應變流程應對實際災害事件,並透過內外部單位合作採取各項改善行動及恢復運轉作業。

各類災害緊急應變流程示意圖

台灣高鐵以災害防救及消防等相關法令為制定內部計畫和辦法之依據,由各車站及基地依據內部計畫推行災害預防工作,災害應變標準作業程序,亦於履勘階段由國際專家獨立查驗其安全性,確保其可因應各種影響運輸安全之可能災害。各項作業程序均依規定定期進行檢視與修訂,各項檢查作業於疫情期間在遵守防疫規定下依檢查頻率完成,以確保設備之可靠度。各單位有關災害應變作業規章程序至少每三年審議一次,每季亦藉由法遵作業定期檢視有效性,並於每次應變作業檢討,亦持續精進有關應變作業程序。

天然災害預防措施

台灣高鐵列車營運沿線設有「天然災害告警系統」,若偵測到地震、落石、邊坡滑動、道路車輛入侵等與安全直接相關之危險信號,將觸發列車自動控制系統發送停車指令停駛列車。入侵偵測器包括偵測落石、邊坡滑動及道路車輛入侵等三種偵測器,依據災害的區域特性與預警性於風險較高路段皆有設置,例如隧道口上方或高架陸橋上之道路車輛入侵風險較高路段共設置28處道路車輛入侵偵測器。2024年本公司完成三年期天然災害告警偵測器組件修繕工程,確保災害告警系統偵測器組件穩定及可靠性,當年度無入侵偵測器異常而造成列車遲延事件。2024年4月發生之花蓮大地震,高鐵災害告警系統測得影響運輸之地震告警後,立即暫停行駛並啟動緊急應變措施,透過行控中心協調各單位分工,於5小時內完成應變與安全巡檢並依時刻表發車。

天然災害告警系統架構圖

註:
1. SCER / 號誌通訊設備房 / Signaling 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Room
2. ISCER / 中繼號誌通訊設備房 / Intermediate Signaling 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Room
3. SCR / 車站控制室 / Station Control Room
4. SCH / 號誌通訊室 / Signaling and Communication Hut

2024年台灣高鐵實際天然災害影響營運事件之相關資訊如下表:

天然災害影響營運事件

針對人為災害之情事,台灣高鐵發展「台灣高鐵人為危安事件或恐怖攻擊應變計畫」,以利與政府機關協調及擬定作業機制,亦根據「可疑包裏與爆炸」、「毒化學物質」或「列車或車站隨機殺人」等不同情境人為危安事件強化演(訓)練規畫;實際人為災害發生時則根據危機預防、實際應變、清理復原等階段規劃不同執行內容,相關說明如下:

  • 危機預防階段:設有鐵路警察協助維護場站秩序與行車安全,亦委託保全承攬商維護高鐵場站秩序、路權設備與行車安全,並派專員監看各場站、 沿線重要機房或隧道口之閉路電視攝影機。
  • 實際應變階段:在人為危安事件當下,高鐵將即刻啟動危機管控,重點項目包括進行傷亡搶救、疏散引導、隔離現場、管制進出,通報鐵路警察等作為。
  • 清理復原階段:於現場調查蒐證作業完成並經司法機關同意後,遂展開現場清理復原作業,並於恢復營運初期加強巡檢巡邏,同時加強勤務警力規模以備支援。

台灣高鐵透過內部設置電子維修中心,執行包含車輛系統全車隊電路板/模組翻修、號誌系統之轉轍器與電子設備翻修及道岔轉換設備可靠度改善專案等事項,後續透過維修紀錄執行稽核或查驗,嚴格把關運輸設備安全性。為維持重要系統設備的可靠度,建立中長期檢修計畫進行翻修延壽,列舉如下:

  • 完成災害告警系統(DWS)邊坡偵測器翻修案
  • 啟動號誌自動列車控制系統(ATC)、電子連鎖裝置(EI)單元中期檢修
  • 建立智慧型油中氣體即時分析及故障預知系統
  • 建置列車車前影像紀錄CCTV系統建置

台灣高鐵除根據天然因素、人為因素及設備異常等三類危險因素規劃整體性防範及應變措施,每年亦擬定演訓計畫,進行各類假定情境之定期及無預警演練,讓各層級同仁均熟悉各種緊急狀況之應變程序;2024年我們參考國內外各種鐵道事件案例經驗與行政院災防會核定之「台灣高速鐵路交通事故整體防救災應變計畫」、法令規定與政府單位要求及高鐵公司異常事件檢討,擬定年度災害防救演(訓)練計畫,並偕同各地外援單位規劃與推動各種災防訓練、救援演練,以熟悉聯合指揮應變作業機制,持續擴大舉辦安全訓練及災害防救演練,增進各單位現場搶救與緊急應變能力。2024年度高鐵於各車站、基地、路線等場域依計畫期程完成共計99次的災害防救演(訓)練活動, 各項演(訓)練達成率100%。

2024年安全訓練類別

註:外援單位包含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消防、警察、衛生、環保及醫療應變中心及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

災害防救演(訓)練記錄

大型聯合演訓活動

高鐵公司每年辦理各式演練,模擬各種災害發生後的應變措施,以期降低事故衝擊,並精進整體防救災應變能力。經歷約3個多月的討論與準備, 於2024年5月30日夜間辦理「因林口隧道北口邊坡滑動致列車旅客下軌道疏散演練」,模擬因應地球暖化導致氣候異常,連日降下豪大雨,高鐵列車進入林口隧道時,遇隧道北口土石滑落,DWS落石偵測器作動,列車接收緊急停車號誌、非常煞車(Urgent Brake, UB)作動;列車通過林口隧道北口時遭滑落土石碰撞,造成列車後段車廂車體受損,車上部分旅客受傷,因土石推擠造成林口隧道北口外側電車線異常、斷電,授權列車組員引導旅客自緊急逃生出口進行疏散作業,外援單位與車站災害防護隊隨後抵達現場進行旅客疏散作業。本次演練除動員本公司相關員工及保全承商到場參與演練外,亦在桃園市政府消防局、警察局及衛生局、鐵路警察局與鐵道局等單位共同動員下,約200人一起參與本次演練。

因林口隧道北口邊坡滑動致列車旅客下軌道疏散演練

為因應可能發生之重大災害,落實傷患旅客及其家屬之關懷慰問與即時照護需求,台灣高鐵建置遍布北、中、南三區的「關懷慰問小組」,提供關懷慰問專線、家屬聯繫、醫療協助、法律諮詢、喪葬等各項需求諮詢等相關支援與陪伴,小組成員也定期參與高鐵年度防救災演(訓)練活動,透過實際演練過程檢視與優化其動員效能。

台灣高鐵整體營運系統之指揮工作由位於桃園運務管理中心的行控中心掌握,包含路線控制、號誌及安全連鎖、電力控制、通信、資料傳輸或監控警報等設備。透過全天候即時監控,掌握全線運轉與夜間維修狀況,並與車站控制室、基地控制室及緊急外援單位保持密切聯繫,落實運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