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安全運輸

安全服務,責任運輸

安全為台灣高鐵的經營原則與核心價值,亦是對每位乘客的責任與承諾,我們透過健全的管理架構監控營運安全,持續鞏固安全至上的文化,在邁入營運的16年間始終維持零營運責任事故。2023年,台灣高鐵每日平均運量超過20萬人次,列車準點率達99.58%,平均延誤時間僅約0.19分鐘,提供大眾安全、準時且舒適的旅運服務。因此,高鐵公司榮獲第20屆國家品牌玉山獎傑出企業類(首獎)、傑出企業類、最佳產品類、最佳人氣品牌類肯定,顯示高鐵公司服務與安全深獲各界信賴。

  • 專責的安全管理架構

    為確保台灣高鐵營運環境的安全,本公司設置3種不同層級的安全委員會,由公司層級之安全委員會制定縝密的安全政策與執行規畫,並定期向董事會彙整提報營運安全相關的重大議題;藉由跨處級之營運安全委員會、功能性委員會及處級委員會落實策略執行,使每位員工了解並恪守公司安全規範;此外,在高鐵同仁工作說明書中,皆依職務等級賦予其適用的管理或執行責任,徹底執行安全管理措施,形塑安全至上的營運文化。

  • 安全委員會組織架構圖

    註:公司層級之安全委員會每半年開會乙次;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公司跨處級之營運安全委員會、資訊安全管理委員會均每季開會乙次;處級之運務處、維修處、系統研發處安全委員會、危害審查小組等每月開會乙次 (系統研發處安全委員會於2023年11月成立);「安全規章審查委員會」和「技術會報暨事件事故改善權責委員會」則依事件發生決定是否開會,無固定開會頻率。

  • 營運安全機制與安全管理系統

    台灣高鐵之營運安全管理機制以風險管理為核心,妥善運用國際認同之風險評估與安全管理方法,使各環節均依照作業程序確實執行,每季亦定期從法令規章、系統運輸、極端災害、安全管理、維安事務等相關考量面檢視國內外鐵道營運安全重大議題,提報予營運安全委員會審視。

    台灣高鐵已建立安全管理系統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MS) 多年,制定「營運安全計畫」為最高位階之安全管理指引,該項計畫中包含安全政策在內共計12項安全管理要素,並透過P-D-C-A(規劃-執行-查核-行動)原則,持續控管、監督、改善鐵道運輸系統之安全表現,有效達成安全至上之目標。因應2022 年《鐵路行車規則》修法,要求鐵路機構實施安全管理系統,台灣高鐵亦配合國內主管機關推動安全管理機制之政策要求,借鏡國際運輸與標準機構(如:歐盟鐵道局(European Union Agency for Railways, ERA)、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所推行的安全管理系統、國內外運輸業推動安全管理之經驗,並參考公司歷年來實施安全管理系統的管理審查結果(如:事件/事故調查、營運安全稽核、內外部重大議題等),進行「營運安全計畫」重大修改,已於2023/1/1起正式實施。

  • 安全文化宣導與溝通

    為強化高鐵同仁與合作夥伴對高鐵作為關鍵基礎設施的防護觀念,台灣高鐵2023年共舉辦3次維安事件處置與應變實務訓練課程,包含「可疑物件處置與應變實務」、「維安事件處置與應變實務」及「平戰威脅區分與動員防衛」,以促進各單位同仁間交流與溝通,共同塑造安全意識,參與學員合計120位,包含一線維運主管與督導,期待透過專家分享與跨單位研討,有效提升台灣高鐵整體防護準備與緊急應變處理能力,持續提升安全品質,以面對未來新型態之安全威脅與挑戰。

  • 為與外部溝通台灣高鐵對營運安全之重視,我們在2023年共舉辦4次運輸安全媒體宣傳與採訪,展現各項營運安全措施與服務的執行成果,主題分別為列車服勤員架設逃生梯演練、服勤員實習生消防滅火與急救訓練、緊急應變綜合演訓、列車維修排程精進措施及智慧無人機橋梁檢測。

    推動人為疏失分析及管理模式以減少相關事件發生,台灣高鐵於2023年共辦理9場人為疏失管理研討會,透過案例研討讓現場主管了解人為疏失事件之真因,並尋求對應改善措施,為高鐵公司邁向下一階段安全管理奠定基石。

  • 安全且具品質的服務

    台灣高鐵透過嚴謹的品質管理系統、各項量化之品質績效指標與品質改善提案,定期檢視品質管理成效,由上至下推動品質政策,讓品質精神成為高鐵文化,守護每一位信任台灣高鐵的乘客。

  • 品質管理系統

    台灣高鐵自2005年導入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2007年起每年召開品質管理審查會議,由總經理主持,公司各處室主管與會,自2010年起台灣高鐵每年委由外部第三方驗證公司依ISO 9001國際標準進行品質管理系統驗證,驗證範圍涵蓋「高速鐵路營運、維修及旅客服務」整體核心業務,截至2023年皆順利通過。

  • 外部品質檢驗項目

    為徹底落實品質管理,高鐵定期檢視內部營運設施、設備及其相關系統軟硬體最新狀況,透過嚴密管控及檢核內部作業品質,確保台灣高鐵品質管理系統與時俱進,持續強化營運及維修品質。

    內部形態鑑識內容

  • 品質管理績效檢視

    台灣高鐵內部建立各項量化績效指標,透過每季追蹤結果檢討與改進,提供顧客符合「安全」、「可靠」「效率」及「顧客滿意」四大面向之高品質旅運服務。2023年度台灣高鐵因行車事故造成旅客重傷與死亡人數為0人;而旅客輕傷人數共計2人,相較於2022年度減少1人,本年度「安全」面向之績效指標─旅客受傷率(輕傷)的達成值為每百萬旅次0.027人,符合設定之目標/預估值,顯見我們持續精進品質管理,致力於提供旅客安全且高品質的旅運服務。

  • 品質績效指標

    註:依統計學理論,2023年目標與結果在95%的信心水準下並無顯著差異,代表高鐵持續維持極佳表現。未來將持續進行軟硬體精進與品質改善。

    台灣高鐵自2011年起,每年推出員工提案改善制度與導入品管圈活動,鼓勵同仁以創新思維與技術為基礎,發想優化品管與營運績效的實際提案,持續改善各種問題,有效降低營運/維修成本。提案改善制度自2011年推行以來,節省成效已超過9千萬元。而自2009年推動QCC品管圈活動,至2023年累積節約新台幣2億7千餘萬元、累積節約人力計47,591人工時,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對內則帶動全公司共同投入,提升旅運品質、安全與效率,持續精進台灣高鐵的旅運服務;對外則展現本公司重視安全品質之正面形象。品管圈優勝圈隊代表公司參加台灣持續改善競賽,2023年參賽兩隊於最高級別至善組「保庇圈」、「喔耶圈」雙雙獲得銀塔獎,可見高鐵公司追求品質改善的努力,已深獲外界肯定。

  • 站體及路線安全與風險管理

    維持軌道順暢運行是台灣高鐵安全管理的核心價值,本公司的軌道維護人員每日於列車營運結束後皆會執行例行巡檢。除例行性之軌道巡檢外,台灣高鐵日常維護與檢查項目包含車站、列車、機電設施、土木結構、路線安全等,涵蓋各項設施之安全檢測作業,同時採用各項專業技術維護運輸安全,如列車動搖自動量測、鋼軌超音波探傷、軌道與道岔磨軌等日常維運作業。2023年安全性巡檢實績包含道岔檢查共1,800組,軌道例行性檢查及軌道不整檢查各完成8,421公里。

  • 2023年列車檢測及維修實績

    其他鐵路維護管理計畫

    為落實風險管控,台灣高鐵由公司內各專業領域成員組成危害審查小組,每月定期召開會議,審查危害資料與鑑別危害風險,同時確認是否依循適當程序與技術提出減緩對策。至2023年底,危害審查小組會議鑑別之危害風險等級,皆在風險容忍範圍內。2023年高鐵持續由現地工程師及保全人員執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檢,並每月更新「職業安全衛生危害辨識及風險評估表」,以降低此類危害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