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環境管理政策與目標

2023年關鍵環境數據

  • 全年太陽能發電量達9,673.471千度(MWH)
  • 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317,679.09公噸 CO2e
  • 能源使用總量為2,248,863.39千兆焦耳
  • 以台灣高鐵2023年度載運之延人公里數計算,搭乘台灣高鐵減少的CO2e相當於2,681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
  • 場站服務每位旅客用水量2023年與2022年節水基準值相比,減少 19.014%

環境永續政策與管理

台灣高鐵公司設有「環境管理委員會」,由總經理擔任主任委員,各處室最高主管擔任成員,督導高鐵內部設定與執行環境政策與目標。環境管理委員會2023年度共計辦理30次環境品質管理稽核作業,檢核各基地與車站推動減碳減廢環保之實績。並於每季召開「環境管理工作會議」追蹤各部門環境專案推動進度與績效,維持環境管理系統順利運作。在符合環保法規要求下,推動減緩環境衝擊的措施。此外,台灣高鐵於2020年通過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驗證,為全國第一個通過此項驗證的軌道服務業。2023年通過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複驗,目前效期為2023 年 9 月 24 日到 2026 年 9 月 24 日。

為響應全球及國內減碳淨零之趨勢,2023年完成全公司之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一、範疇二、範疇三)盤查,涵蓋12個車站、5個基地、總公司、桃園運務大樓及正線(列車及道旁設備);並於9月獲得ISO14064-1:2018外部查證證書。台灣高鐵承諾保護環境、提升員工與供應商之環境意識、導入環境管理系統、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與廢棄物,逐年提升環保支出,2023年總計投入新台幣達103,618仟元,相較於2022年成長幅度達10.52%。未來將持續推動環境永續作為,包括持續進行溫室氣體盤查與減量之推動、節約用水與廢棄物回收及減量之管理措施。

 

2023年環保支出

環境永續目標與策略

台灣高鐵針對內部永續議題設定目標,涵蓋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資源使用與管理、生態與社區衝擊管理等重大主題,詳細內容請參考下表:

策略
  • 設置營運安全與環境風險相關工作小組(如環境管理委員會),強化管理監督機制與有效落實執行措施
  • 建置全公司「溫室氣體盤查清冊」,進行總量盤查與查證,研訂減量措施與優先順序
  • 啟動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TCFD 專案,鑑別氣候風險,盤點高鐵對應氣候風險之韌性
  • 持續推動營運設備優化、人員教育訓練提升節能減碳措施

2023 年目標與達成成果
  • 2023 年擴大溫室氣體盤查,自 12 車站擴增至全公司,並獲得 ISO 14064-1 證書
  • 內部盤查 2023 年整體碳排放量 317,679.09 公噸,總延人公里較去年 (2022 年) 增加 34.94%,但每延人公里碳排量 25.284 公克 CO2e 與去年 (2022 年) 33.941 公克相比,減少 25.51 %
  • 設備優化汰舊,透過節能駕駛計畫,2023 年電力較基準年 (2010) 減少 2.77%

目標 ( 未來三年 )
  • 參考聯合國 IPCC 氣候變遷減緩方案,研擬適合的減碳政策及減碳目標
  • 持續每年辦理全公司溫室氣體盤查及外部查證作業
  • 持續推動「列車駕駛節能運轉」方案
  • 「每延人公里碳排量」以每年減少大於 1.5% 以上為目標努力
策略
  • 制定資源使用與管理方針(包括電力使用、水資源及廢棄物處理),定期檢視目標,提升綠色行動措施(如再生能源、循環資源)
  • 設置資源使用與管理相關工作小組(如節能專案小組),強化管理監督機制與有效落實執行措施
  • 辦理環境教育訓練,強化員工、各單位環境管理代表對環境法令熟悉及環境保護意識,深化環境永續發展理念
  • 透過環境管理系統監控、績效評估稽核,持續精進環境管理作為,持續通過外部驗證

2023 年目標與達成成果
  • 2023年通過ISO 14001:2015環境管理系統複驗(效期至為2026年9月)
  • 2023 年場站 ( 基地及車站 ) 用電量 ( 度 ),較 2022 年減少 0.03%;用電之平均服務每名旅客用電量 1.250 度與去年 (2022 年 )1.69 度相比,節電 25.92%
  • 2023 年場站 ( 基地及車站 ) 用水量 ( 度 ),較 2022 年增加 9.28%;用水之平均服務每名旅客用水量 0.0097 度與去年 (2022 年 )0.0120 度相比,節水 19.01%
  • 資源廢棄物回收率為 29.9 %,無發生關於油、燃料、化學物質、廢棄物之洩漏事件

目標 ( 未來三年 )
  • 持續落實環境管理系統,辦理環境品質管理稽核作業及驗證(如 ISO 14001、50001 等)
  • 持續執行場站節能措施(如設備汰換、節水抗旱措施)及能源監控管理系統追蹤資源使用情形
  • 場站之「平均服務每名旅客之用電度數」每年減少大於 0.86% 以上
  • 場站之「平均服務每旅客用水量」減少大於 3.42% 以上
  • 持續辦理環境教育課程宣導,加強資源回收,推動廢棄物減量,提高回收率達 40%
策略
  • 制定環境保護規範與作業準則(包括自然環境與社區)、噪音與震動管理,強化環境管理機制與有效落實執行措施
  • 定期辦理內外部環境品質管理稽核作業,持續精進管理機制及執行措施執行情形

2023 年目標與達成成果
  • 2023 年內部稽核次數 30 次,後續改善事項定期於環境管理委員會報告;外部則由環保單位稽查,2023 年無發生因污染環境遭受處分
  • 2023 年接獲噪音與震動管理相關民眾陳情案件 16 件,相關陳情案件將提供聯絡管道,並持續與社區進行溝通
  • 2023 年發生 1 件需辦理改善之環保主管機關通知違反噪音標準案件,無發生受裁罰事件
  • 維持每年 114.3 萬元之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贊助金額,累積金額達 6,989萬餘元

目標 ( 未來三年 )
  • 持續維持降低生態和社區衝擊之環境品質管理、噪音及振動相關管理機制
  • 持續贊助水雉生態教育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