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最新消息

台灣高鐵攜手中鋼公司 研製電車線工程車 9/5辦簽約典禮 開創「國車國造」新里程碑
2018/09/05

台灣高鐵公司今(5)日與中鋼公司共同舉辦「國車國造 高鐵電車線工程車採購簽約典禮」。由台灣高鐵公司江耀宗董事長與中鋼公司翁朝棟董事長代表雙方簽約,交通部長吳宏謀與經濟部長沈榮津更親自到場觀禮見證,突顯政府部門對此一「國車國造」重大專案的高度重視;依照雙方合約,中鋼公司將以66個月時間,產製2款共10組(12台)多功能電車線工程車,供台灣高鐵使用。每台工程車本土化比例達近60%,最快2021年起即可陸續投入高鐵電車線維修作業。

交通部長吳宏謀致詞時表示,今天的簽約典禮是國車國造很重要的里程碑,高鐵自2007年通車以來致力提升自主維修能力,包括自主維修比例,這次高鐵在電車線工程車與中鋼進行國內產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代表作。高鐵帶來台灣革命性的影響,讓國人與國外觀光客有全新體驗,並帶來生活習慣的改變,高鐵的安全、準時,對台灣影響深遠且巨大。

經濟部長沈榮津指出,今天的簽約典禮可看到經濟部與交通部合作,而高鐵公司與中鋼公司簽約典禮,代表著需求端與供給端緊密合作的典範,開發維修市場商機,感謝工業局提供技術支援以科專計畫補足技術缺口。

中鋼公司翁朝棟董事長則說,感謝高鐵公司肯定中鋼在電車線維修工程車之設計及製造能力,本案從設計、製作、組裝到試車等全部「在地化」,合約總金額為新台幣12.32億元,整體國產化比率近六成。

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表示,今日是以「辦喜事」的心情,邀請大家一同見證「國車國造」的全新里程碑!希望在台灣高鐵公司成立20週年之際,為「軌道工業本土化」貢獻心力。做為軌道產業發展的領頭羊,台灣高鐵積極配合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這次打造的10組(12台)多功能電車線工程車,其中車輛關鍵之轉向架組,全部由本土廠商—中鋼公司自行設計、研發、產製,更領先國際技術,將車體工作平台空間設計最大化,不但大幅提升高鐵維修效率,更強化人員高空作業安全。充分展現「國車國造、本土生產」量身打造、維修迅速、節省成本等台灣製造的在地優勢!

架空電車線屬高鐵營運關鍵系統設備,能夠提供列車運行時不中斷的電力供應,平日需透過行駛在軌道上的特製工程車及專業人員進行定期維護。目前台灣高鐵共有6種自德國、日本引進不同車型之電車線工程車,為充分滿足未來維護、緊急搶修及汰換期之需求,更配合政府「國車國造」政策,經公開招標評選最有利標方式,決標由中鋼公司負責承造新款電車線工程車。

台灣高鐵表示,本次簽約之新購工程車,由高鐵公司依照維修需求提出概念設計,結合中鋼公司專業、精良之技術,將高鐵現行使用的6種工程車型。功能簡併成2款,分別為「多功能維修車」(本次將生產8台)以及「電車線延線車」(本次將生產2組共4台),並採用可靠穩定之通用規格品,以降低維護與庫存成本。

台灣高鐵公司期盼,透過本次與中鋼公司攜手合作,藉由打造全新一代電車線工程車,為「國車國造」各種維修工程車輛累積相關功能整合與優化設計之經驗。更透過優先考量「在地採購」措施,由需求創造供給,在產官學研通力合作下,讓國內廠商更有願意投入關鍵零組件開發及供應,帶動本土軌道產業之發展能量,以達成技術自主化、維修在地化之政策目標,再創「台灣軌道工業本土化」的新紀元!